

添加至收藏夹
X
新建收藏夹
完成
新建收藏夹
X
确定
取消
上野千鹤子在《从0开始的女性主义》书中提到,在二战时期,随着男士们投入战场,女性踏入职场,广告开始展示女性独立和自主的形象。
然而,随着战后社会环境的恢复,广告又回归了对女性的传统定位。
在中国品牌走向更远的未来的过程中,品牌营销中女性主义思想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那么,如何运用女性主义视角,重塑品牌的社会责任形象呢?
一、活动层面:
品牌可以与各类女性主义组织合作举办活动,共享资源和经验;
或者赞助女性主义运动、女性领导力培训项目,或女性教育等公益活动。
例如,谷歌支持多个旨在提高女性在科技行业参与度的项目,如“Women Techmakers”和“Made with Code”。
谷歌还通过其“谷歌妈妈创业基金”支持女性创业者。
二、企业文化层面:
企业可以为女性员工提供与男性平等的招聘、晋升和薪酬制度,消除职场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
或者在公司内部定期举办讲座、培训和分享会等活动,让员工了解女性主义的核心观念。
根据上野千鹤子在《身为女性的选择》书中的观点,女性应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这样可以为女性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包容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女性的职业发展。
比如,宝洁公司推出了“女性领导力发展计划”,为女性员工提供培训和指导,帮助她们在职业发展中取得突破。
宝洁还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资助全球范围内的女童教育项目。
三、广告层面:
广告是塑造品牌形象的强大传播工具,为了彻底避免“传统广告中的性别刻板印象/性别歧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将女性物化,把她们的价值与外貌联系在一起。
2、避免描述女性在家庭中的从属地位,或把男性置于主导地位。
3、不要质疑女性的能力,传播关于女性在技术、学术和职业领域不如男性的刻板印象。
4、不要把女性置于“被凝视”、“被支配”的关系中,让男性处于主动地位。
5、避免对女性的身体和形象施加压力,要求她们符合特定的美学标准。
6、不要指出女性使用产品需要“特殊对待”,以免让人觉得讽刺。
7、不要在广告中出现性暗示,并且避免把女性当做“玩物”。
总之,品牌在塑造自己的形象时,要积极运用女性主义视角,关注女性的需求和权益,消除性别歧视和刻板印象。
相关推荐
上海市 10 - 13K
上海市 5 - 8K
上海市 10 - 16K
上海市 12 - 18K
上海市 10 - 15K
上海市 7 - 9K
广州市 7 - 9K
上海市 15 - 20K
意见反馈
案例认领
手机号重复绑定
您的手机号
请确定您的下一步操作:
清除之前账号的手机绑定,可能会导致您无法登录之前账号
验证遇到问题?请发送邮件到i@adquan.com联系管理员
文章评论
登录 才可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