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至收藏夹
X
新建收藏夹
完成
新建收藏夹
X
确定
取消
作者: 源泉
2023-05-10 14:30 浏览 · 23115
收藏(35)
文章来源:公众号《芋艿和猫说》
两个在了很久并且一直会在互联网营销第一线的人,对marketing的感悟和思考,以及也有关于生活的小分享。
可能更新很慢,但是一定很用心。
喜欢就关注一下哦
今年第一次写长文。去年终篇见【万字解读】停止讨论『红利』,回归常识,我们提炼出驱动增长的四个方法,其中不少观点,已在今年前3个月被一一验证。
前三个月,问了不少品牌方,和我们的体感基本一致。
复苏未至,消费疲软
一个典型情况是:如果品牌方准备了情人节和妇女节的大促,包括刚刚过去的淘宝新势力周,可能会感觉『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如果说前三年是暴风雨频降的难,与各种短期不确定性斗争;而今年如同沙漠中串行,长期负重且难辨方向。
宏观上,2023年,国务院把经济增速目标定在5%。加上后疫情时代,从海外经验看,再次感染的风险仍然存在,以及逆全球化、地缘冲突风险加剧、海外经济衰退风险、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Chatgpt火爆和AI替代论等,这些复杂因素交织叠加,造成更长视野内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什么时候,能真正『好』起来。
大环境如此,我们去看当下消费趋势时,发现:
1-要求消费的确定性,面对宏观不确定性,在消费端,人们更需要确定性的心理补偿,包括对品牌、产品、品质的确定性。
2-口红效应依旧繁荣:在迷茫和谨慎中,更多人在寻找小任性、小放纵的情绪出口,甚至把仅有的情绪出口压缩到一次低支出的消费行为里。
3-挑剔和审视情绪放大:无论对品牌还是产品,人们的包容度和耐心明显更低了——因为同样,在社会生活里,个人也面临更多的挑剔和审视。
4-延迟满足、替代性满足成为常见心理:想想再买、等着降价、寻找平替……也是消费心不足的表现。
宏观和微观交杂一起,再加上供应端和流量端双内卷,今年消费市场的开局是非常艰难的。
对此,对应的大策略是什么?
切身经历了三个月的开局战,以及和同行们的深聊。我们的回答是这8个字:
品牌做旧 产品做新
相关推荐
上海市 10 - 13K
上海市 5 - 8K
上海市 10 - 16K
上海市 12 - 18K
上海市 10 - 15K
上海市 7 - 9K
广州市 7 - 9K
上海市 15 - 20K
意见反馈
案例认领
手机号重复绑定
您的手机号
请确定您的下一步操作:
清除之前账号的手机绑定,可能会导致您无法登录之前账号
验证遇到问题?请发送邮件到i@adquan.com联系管理员
文章评论
登录 才可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