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至收藏夹

X

新建收藏夹

完成

新建收藏夹

X

确定

取消

2023年,品牌做旧,产品做新

作者: 源泉

2023-05-10 14:30 浏览 · 23115

分享

收藏(35)

文章来源:公众号《芋艿和猫说》


两个在了很久并且一直会在互联网营销第一线的人,对marketing的感悟和思考,以及也有关于生活的小分享。

可能更新很慢,但是一定很用心。

喜欢就关注一下哦


今年第一次写长文。去年终篇见【万字解读】停止讨论『红利』,回归常识,我们提炼出驱动增长的四个方法,其中不少观点,已在今年前3个月被一一验证。



前三个月,问了不少品牌方,和我们的体感基本一致。



复苏未至,消费疲软



一个典型情况是:如果品牌方准备了情人节和妇女节的大促,包括刚刚过去的淘宝新势力周,可能会感觉『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如果说前三年是暴风雨频降的难,与各种短期不确定性斗争;而今年如同沙漠中串行,长期负重且难辨方向。



宏观上,2023年,国务院把经济增速目标定在5%。加上后疫情时代,从海外经验看,再次感染的风险仍然存在,以及逆全球化、地缘冲突风险加剧、海外经济衰退风险、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Chatgpt火爆和AI替代论等,这些复杂因素交织叠加,造成更长视野内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什么时候,能真正『好』起来。



大环境如此,我们去看当下消费趋势时,发现:



1-要求消费的确定性,面对宏观不确定性,在消费端,人们更需要确定性的心理补偿,包括对品牌、产品、品质的确定性。

2-口红效应依旧繁荣:在迷茫和谨慎中,更多人在寻找小任性、小放纵的情绪出口,甚至把仅有的情绪出口压缩到一次低支出的消费行为里。



3-挑剔和审视情绪放大:无论对品牌还是产品,人们的包容度和耐心明显更低了——因为同样,在社会生活里,个人也面临更多的挑剔和审视。



4-延迟满足、替代性满足成为常见心理:想想再买、等着降价、寻找平替……也是消费心不足的表现。

宏观和微观交杂一起,再加上供应端和流量端双内卷,今年消费市场的开局是非常艰难的。



对此,对应的大策略是什么?



切身经历了三个月的开局战,以及和同行们的深聊。我们的回答是这8个字:



品牌做旧  产品做新


  • 品牌做旧


说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再明确一下『品牌』——因为每次说到这个概念,发现大家理解的层次差异性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再次引用《人本商业评论》的观点:(一针见血且非常精彩)


『很多人连品牌-营销-广告-投放都分不清,说品牌实际上是在说营销,说营销实际上却是在说投放。


过去10年里,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纷繁的营销理论,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忘记它们,而不是拥抱它们。


这些层出不穷的没有人听得懂的营销理论,我们把它们叫作“Buzz Word:他们在说,私域流量内容为王品效合一全场域建设

这文章很赞

收藏(35)

分享

评论(0)

热门招聘查看更多

  •  
回到顶部
意见反馈
二维码 下载APP
关闭

意见反馈

关闭

案例认领

用户注册

已有账号?
手机

验证码

关闭

用户注册

用户

密码

密码

关闭

手机号重复绑定

您的手机号,已绑定过其他账号

请确定您的下一步操作:

不修改手机号绑定
清除之前账号的手机号绑定,将手机号绑定到当前账号

清除之前账号的手机绑定,可能会导致您无法登录之前账号

验证遇到问题?
请发送邮件到i@adquan.com联系管理员

忘记密码

密码

密码

无法找回? 点此申诉

关闭
关闭
APP扫码,安全登录

使用广告门APP在我的页面扫码登录

关闭

账号申诉

已有账号? 立即登录
用户名
手机号
邮箱

关闭

忘记密码

手机号

验证码

返回登录

无法找回? 点此申诉

关闭

信息已提交:

我们会在1-3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并用
邮件通知您,请耐心等待,谢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