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都有零碎的营销思考和有趣发现,难以单独成文,于是我把这些碎片整理成一篇,在每个月底发出。
1、上个月签约爱玛后,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你能给爱玛做品牌服务?没有比你更牛逼的团队吗?爱玛为什么不找他们?这就好比你问有没有比星巴克便宜、更好喝的咖啡?当然有,不过有没有除星巴克外,开在很多商场、找到很方便、价格便宜、口感还不错、愿意带朋友去坐坐的咖啡?那就屈指可数了。因为能做到的不多,要找到的成本也很大。很多品牌咨询公司没有官网,甚至没有自己的任何对外介绍,除了百度出来的工商信息外,了解不到任何信息。那么即便你再有能力,也找不到你。我在行业网站写文章,客户看到了,认为写得不错,然后找到我。再一聊发现合作价格、过往案例都不错,那就合作了。产品、能力当然重要,但如果别人知道你、找到你都很费劲,那就是闭门造车,只能孤芳自赏了。2、跟一个做私域的朋友聊,他说他们操盘的案例,都做成了课程,如果想看都是付费的,为什么咨询公司会公开自己的方法、案例过程,如华与华那样,不怕别人学会吗?当然不怕,第一你得去练习,好比告诉你增肌方法,你虽然知道了,但要想练出来肌肉需要时间和不断的练习,时间成本在这儿,你跨不过去。第二很多方法和案例是结果,中间有很多踩的坑和尝试没有公开。比如告诉你怎么开车,然后把你放到路况复杂的闹市,你即便知道路线,中间也会碰到各种问题。没有解决过这些问题,其实也不算真的理解和学会。公司内每天开分享会、做案例总结,仍然有人会理解偏差,更别说外部了。再一个,公开案例和方法,也是对外亮肌肉的形式:我能把他服务好,有这个实力,同样也能把你服务好,没准获得合作客户。要知道,咨询公司最好的背书,不是什么牛人、大咖,就是自己的出品案例,这是对外打广告很重要的方式之一。3、4月从唐山开车回北京,在加油站加油时被推销「燃油宝」的东西,说是能除积碳、提高燃油效率。当时虽然对此怀疑,但还是买了,因为那个场景下,我被打动了。回北京一查才发现果然被骗,但我觉得这个骗局很高明,试图拆解下我这种防备心这么强的人,是怎么被骗的:
我在购买环节中的所有心理顾虑,对方都有应对方案,不断降低我的购买风险,到最后我自己都没拒绝的理由。
注:本文系作者授权在广告门平台发表,内容仅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广告门立场和观点。
文章评论
登录 才可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