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电影院将重启?这之前,我们来了一场“重逢预演”
发布时间:2020-06-03 16:31 浏览量:17014
你还记得上回进电影院看电影,是在什么时候吗?
受疫情影响,从今年1月底开始,全国范围内的影院陆续关闭。全国影院停摆长达4个月多,这在中国电影史上还是第一次。
经历过没有电影院陪伴的时光,才知道对于它的热爱早已悄悄内化成一种日常,一种默契。近日,各省市电影院就要“重启”的消息纷至沓来,而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开启了一场别样的电影院“重逢预演”。
2020年没有电影排片的“五一档”,有数青年观察局联合FIRST青年电影展联合发起“电影院重逢计划”,通过创意内容+话题互动的方式,带领大家探秘电影院场域的独特故事……
VLOG探秘
陪逛100天没有人的电影院
迟迟不能开门的电影院,是否会让你好奇它们的现状?
一部电影要出现在观众眼前要在电影院经历哪些操作···
落户上海的首家B站主题影厅,真的会有实时弹幕交互吗?
怀抱这些疑问,我们带上镜头,探访了上影影城SFC国华广场店。在亲切的王店长的带领下,用最接近年轻人的VLOG视频,开启疫情期间电影院最特别的打开方式。
从小食贩卖区,到放映室,再到观影厅……电影院作为一个生态场域,其实在处处都存在故事。更沉浸的体验感,更强烈的仪式感,更浓厚的氛围感,更亲密的社交感……
如果电影是一场现实之梦,也许影院是最适合我们集体入梦的地方。
(点击查看完整影院探访vlog)
影院VLOG视频在B站上线后,获得了不俗的观看量。B站的伙伴们纷纷留言表达对于电影院的想念。
对于影院暂停营业的可惜,对于鸭脖电影院未来的畅想,还是对于场地求婚的复用可能……“电影院”或许暂时与我们久别,但总有重逢的那一天。
话题互动
嗨聊想念电影院的N个理由
五一是疫情回暖后的第一个假期,想见谁?想去哪?在酝酿了数月的重逢计划里,影院仍拿着等待的号码牌。但这不阻碍我们,分享独特的重逢心声。
4月30日晚,有数观察局联合FIRST青年电影展在微博发起#电影院重逢计划#及#想念电影院的N个理由#互动话题,联动多方发起分享接力。五一期间,有11家合作媒体、9位青年导演创作者,25个垂类KOL参与互动。
话题一经发出,在短时间内引发许多人情感共鸣。人们纷纷转发互动,并分享了充满感性的UGC内容。这些来自不同身份人的不同回答,也在进一步引发着人们对于互联网时代“电影院”存在的思考。
电影院,已经不仅仅是娱乐消费地点的单一存在,它更是一种功能性的社交场合,可以带来沉浸视效冲击的文化场,能够不断实践观影体验创新的实验场……
光影推荐
专属假日的宅家片单
结合社交端话题,#电影院重逢计划#还邀请了影视类垂直KOL为大家带来专属假日的宅家片单。
主持人、节目制作人@Daghe姜思达、圈哥观影团联合主理人@电子骑士、知名电影推荐人@3号厅检票员工、@陆支羽、@宋若曦Roy 共五位KOL带了了五人五色的主题向的电影片单。
电影世界的艺术化“镜像“中,有现实之外绚烂与丰满的“白日梦蓝”,有情迷电影院的“光影瞬间”,有不一样的“在路上”精神,有“独居不孤单”的个人世界,还有带着温度的“夏日治愈”……
影人专访
那些关于大银幕之下的情怀故事
“谁的创作都不需要与此刻相关,但今后谁的创作都不会与此刻无关。”
场灯已开,四下空旷,在#电影院重逢计划#项目里,我们还有幸与三位青年导演一同去到无人的电影院里坐下聊天。
70s导演程亮(代表作《上海女子图鉴》)
80s导演段一郎(代表作《西流湾》)
90s导演江峰(代表作《南游记记》)
三代青年导演面对镜头娓娓道来,关于梦想,关于灵感,关于记录,也关于生活。话头牵引,我们聊了偶创高峰的过去,聊了临场感,聊了表达欲,还有与冥想盆一般的独特场域……
(点击查收完整版影院闲聊:和三位导演面对面)
基于导演们“创作者”角度的精彩分享,有数青年观察局及FIRST青年电影展还特别制作了图文条漫,在微信及微博端传播。
电影究竟是什么?导演的自我表达,观众的解读再创造,对于生活的刻画记录,还是对情绪的外化描摹?电影院,在未来真的会消失吗?……太多的问题都值得探讨。
可无论电影和电影院的形态如何变换,不变的是——
我们的创作和表达都不曾停止。
5月已经过去,6月悄然而来,#电影重逢计划#却还在持续,我们期待着线下与大银幕重逢的那一天。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