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一首《非必要离校》诗歌,狠狠共情了
发布时间:2022-04-20 18:17 浏览量:91065
有没有发现,小时候天天背诗的学生们,现在也开始流行写短诗了。
先来欣赏最近被广传的一首诗:
《非必要离校》
实习 挂号 雅思课 算是必要的吧
那 蹲守一朵飞檐上的云呢
捂回一袋板栗呢
被落叶淋上头发呢
坐两个小时昏昏欲睡的校车 去牵另一半的手呢
万一 这张照片被传成经典呢
万一 这袋板栗分给了一个濒临崩溃的同学呢
万一 淋湿的是一个诗人呢
万一 这辈子就是他呢
疫情让一切都变成了正襟危坐的必要
诶 人间是由无数个非必要组成的呀
看到这首诗,是不是有些许动容,人生是由无数个非必要组成,笑对人生即可。
从古到今,那些充满温度的文字一定是最有感觉的。而这首《非必要离校》正是来自2022年全球华语短诗大赛上的入围作品,由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朱皓月所作。
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直戳人心的语句正是当今很多大学生的写照。因此,这首诗在网络上流传,与大众网友和大学生强烈共情。
深度了解之下,发现大赛中这首《口罩》同样意味深沉,从中能看出情绪的迸发,也有疫情下现实与理想的撕扯,其中滋味需要各自体味。
《口罩》
他说:
口罩是欲发声者的锁链
是人群的绝症
是权力之莫比乌斯环
一面疯狂,一面保守
你说:
口罩是观点的盔甲
是逼仄的现实里最宽敞的自由
孕育笼中困兽和它的月
一个撕咬理想,一个是理想本身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大赛的入围作品既充满现实又独具诗意,就不作一一赘述了,一起来简单欣赏一番其中的几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诗,古代诗有家国怀伤的,近代诗有浪漫理想的,而如今也有现实力量的。他们都是用中国最朴实无华的文字,讲出最打动人的话语。
或许这就是诗的力量,有些诗会让人觉得在唉声自抑,有些诗却能在黑暗中照射一束阳光。来自内心深处的文字,总是具有价值的,同样,不论是诗歌还是文案,有故事的东西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而被大众喜爱的也都是合理存在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见水印)
-END-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
饿过的人无法理解饱
万一阳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