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
从卖场之殇说起
岁末年底,卖场的各种抗租、收购事件是黯淡的家居行业里,唯一的话题。
从武汉商户集体“逼宫”抵制红星,到安徽阜阳商户联名抵抗红星、居然,到红星美凯龙易主,再到辽阳欧亚达商户集体抗租,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业内外热议。

如何解释这样的现象,我引用人类学家项飙的两个观点:一是,人类的发展史是时间征服空间的过程。效率是宇宙总法则,越来越快,越来越追求“即刻性”。手机已经成为人体器官,这个生态的形成是改变一切的。二是,附近的消失。过去工业时代,人们感知附近是肉体,通过身体触碰与附近进行连接。而现在人们通过数据去感知附近。这就直接导入了一个结果,就是线下流量的消失。回顾中国历史发现,抗捐抗税意味着发展矛盾的恶化以及走向衰落,如晚清光绪年间上海小车工人集体抗捐罢工。在这里,我们敢下一断言:当前家居行业最大的挑战已经来临,在中心化商场流量衰减之下,迫切需要找到一条线下零售的破局之路。行业迫切找到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创业模式,社区店,在这个时候被所有人、所有公司推到了“聚光灯”之下。据悉,目前各大品牌都在探索社区店的模式,纷纷入局社区店:东鹏的鹏住小店;鹰牌陶瓷的鹰牌改造家;诗尼曼的AI家居社区店;维意定制的小蓝店;方太的社区5S店。在卖场衰减之下,一个隐藏的新机遇正向所有人走来——这就是社区店。探索社区店的品牌远不止这些,社区店不算今天才有的新鲜物种,但一直保持着特有的吸引力,驱动企业进进退退,热度不减。作为深耕家居行业多年的老将,汤飞这厮今天就和大家共同探讨——对于卖场之变所折射的社区店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信息。(搜索公众号:汤飞)— 01 —
社区店的本质——去中心化下的低端颠覆
注:本文系作者授权在广告门平台发表,内容仅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广告门立场和观点。
文章评论
登录 才可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