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至收藏夹
X
新建收藏夹
完成
新建收藏夹
X
确定
取消
1979年,我国第一家产业园区——深圳蛇口工业区建立,至今已过去44年。
无论在哪个时代,产业园区的建设目的始终恒定指向三个方向:聚集资源、带动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形式不断变化,产业园区的区域、形态、发展模式也在迭代创新。从最初以低成本要素作为导向,吸引产业聚集,园区在其中仅仅只用扮演好一个“房东”的角色;到第二阶段各地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纷纷建起,服务平台被引入,园区开始有意对生产要素进行整合。多方作用下,园区通过形成良好的产业支撑和配套条件,可以引导和驱动创新力量发展。
目前,产业园区发展已进入到第三阶段,以产业链为核心的产业园区正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重新得到认识。当园区各大企业发展的需求各不相同时,园区应该如何服务于企业?对于注重研发创新的科创企业们,科创产业园如何为科创企业做好服务?
如今,在长沙著名地标岳麓山下,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核心区内兴起了一个新的产业项目。该项目名为中建智慧谷,由中建国际与岳麓区政府合力投入,依托周边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三所高校资源,打造的科创产业综合体项目。因模式新颖、成果斐然,中建智慧谷作为产业园区标杆案例,已经累积接受领导视察和调研学习多达三百余次。
中建智慧谷到底有何魅力吸引这么多人前来研究?科创产业园区应当如何建设?产业园区如何为科创企业提供服务并予以赋能?我们以中建智慧谷为案例来分析,有三个重点值得大家关注。
打造科创产业综合体,中建智慧谷让产业园区不只是工作区
科研机构要服务好科研工作人员,在选择办公场地的时候,距离是最优先考虑的因素。
2021年,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与湖南五江高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成立联合实验室,项目负责人董万荣教授在选址之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中建智慧谷。
湖南五江高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是国内一家专注于感光材料研究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在娄底,主营半导体用功能材料研发与生产的高科技龙头公司,在行业内占据近70%的市场份额。为重点攻克从有机小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配方的改良等全链条的研发壁垒,突破国外技术封锁,五江高科与湖南大学试图通过联合实验室的形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共同取得技术突破。
正是如此,距离学校更近,就将能有助于借助联合实验室共享学校资源,加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五江高科-湖南大学联合实验室负责人董万荣教授对松果财经表示,因中建智慧谷低密度办公环境和距离湖南大学近等多重优势,早在园区处在毛坯房的时候,他和学校的老师就参观过这里。在考虑五江高科-湖南大学联合实验室选址时,其他的产业园区大家也曾去过,但最后大家都认为这里是最合适的。
相关推荐
上海市 18 - 24K
上海市 10 - 20K
杭州市 8 - 12K
广州市 8 - 15K
上海市 10 - 15K
深圳市 8 - 15K
上海市 15 - 25K
上海市 10 - 16K
意见反馈
案例认领
手机号重复绑定
您的手机号
请确定您的下一步操作:
清除之前账号的手机绑定,可能会导致您无法登录之前账号
验证遇到问题?请发送邮件到i@adquan.com联系管理员
文章评论
登录 才可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