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什么是创意?“创意”基础知识
发布时间:2023-07-06 22:33
1、什么是创意?
在所有关于创意的定义中,我认为有两位大师的定义是非常深刻的。
创意的本质,是旧元素的新组合——詹姆斯·韦伯·扬;
创意是一种思考术:质疑前提、深入本质、多角度分析,最终用创造性的方法解决问题——佐藤可士和。
前者揭示了创意的本质,后者提供了一种关于创意的工具和方法。
很多人觉得创意是一门纯艺术的工作,难以掌控,好像它极度的依赖个人的天赋和灵感,常常觉得别人的创意很好,一旦轮到自己,便觉得自己是个想象力空乏的人。
但是“旧元素的新组合”,给了我们一个具体而生动的关于如何构思创意的方法。
比如,这是一条龙。
现实中并没有龙的实体,但人们公认的龙的形象有九似——牛头、鹿角、牛耳、兔眼、蛇身、蜃腹、鱼鳞、鹰爪、虎腿,这些都是现实中能找到的。龙,便可视为是“旧元素的新组合”。
龙是不同动物旧元素的新组合,也说明一个问题,想象力虽然虽可天马行空,但它并非平白无故诞生,而是源于对人们现实生活经验的二次创造。
想象力脱离不了视野、经历、和知识面,因此创意的第一个普遍原则——
1、将旧元素重新拼接组合,取决于旧元素的丰富程度,旧元素越多新组合就越丰富,越具有张力。
但,中国人的神不能长成欧洲人的样子,那大众会难以接受,传播会受阻,所以创意的第二个普遍原则——
2、要能成为新组合,依赖解构不同事物原本的面目,和洞察它们之间相关性的能力。
因此,也有人说:创造就是重组。
2007年,苹果声称将在发布会上发布三款新产品:可以触摸的大屏iPod、革命性手机和强大的互联网应用,但发布会上发布的产品其实就一个——Iphone。
汽车不就是四个轮子+一套沙发么?李书福当年这么说,被人一顿嘲讽,但多年后吉利年销突破150万辆,而现在,模块化生产、造车流程的精简已经是汽车工业的主流。
重新审视旧有的元素,进行拆解,拆解的越彻底,进行重组的可能就会越多,力道就会越大,就会越有新意。
把多余的拆掉——功能机的键盘;根据人的极限拆开——流水线协作;运动饮料根据需求阶段不同,一瓶可以拆成三瓶——运动前补充碳水、运动中补充电解质、运动后补充蛋白质;触摸大屏+APP+汽车=特斯拉;匕首+剪子+螺丝刀+……=瑞士军刀;烟(尼古丁+烟雾)+电驱动=电子烟……
所谓拆解,核心在于“5加5只有等于10这一种答案,但几加几等于10却有很多答案”,重组的核心在于“尽量多的联系”。
再比如:把棋子和食物联系起来,会得到什么?先拆解:围棋、象棋、跳棋?吃的、喝的、还是餐具?在哪儿吃?
于是,可以得到象棋+糕点=象棋糕点、象棋主题餐具、象棋主题餐厅、在等位的时候提供象棋娱乐,下棋赢取优惠券的促销活动?……
2、限制创意的三大陷阱
为什么你常常觉得自己没创意呢,或者说是什么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先来看看一道题:
(制图时疏忽,答案是中间的“B.小草“)
这个答案,你肯定不服气,难道种子跟大树不能生长?种子会发芽,树也会发新芽。
但“小草会生长”就是一种教科书中的“标准答案”。
与之相似的还有“固有习惯”,比如家里有些老人必须讲究一些习惯,尽管在你看来未必是科学的,但他们仍然遵循。
这便是阻挠创意的两个陷阱:标准答案和固有习惯。
其次是在思考的时候,人类会本能的“点”到“点”的直线思维,因为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个直线最短是大脑为了偷懒节约能量而不愿进行思考,这样就形成两种现象:
1、想用一个解决方案解决所有问题;2、即使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新问题,还是习惯性的使用老的方法来解题。
这便是阻挠创意的第三个陷阱:线性思考。
综合起来表述就是:限制创意的是教条和套路,而非知识和阅历。
针对三大陷阱,需要有:
1、敢于说不,拒绝标准答案,寻求不一样;2、发散思维;3、流动的思考。
3、培养创意的几个小建议
像艺术家一样观察这个世界
所谓的艺术家其实都是“偷窃”大师,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原创,任何好的创意也绝非无中生有,关键是他从哪里来,正如什么是创意?——创意就是旧元素的新组合。
最好的偷,是偷“魂”而非偷“形”
偷形永远只能跟随他人脚步,不是偷他人使用的元素,而是偷别人的组合方法。
经常和其他人交流,进行头脑风暴
听听别人的见解和观点,不打断,同时要学会提问,开放性的问题就是不对问题设限,比如:怎样让他觉得这个生日过得难忘?就比送他什么礼物?要好。
积累创意来源,并适当的学习和收集创意,激发想象力
老电影、新电影、各种音乐、书籍、绘画、摄影、诗歌、梦想、胡言乱语、建筑、桥梁、路标、树木、云彩、水流、光线和阴影……
找到那些能震撼你心灵的事物,如果你能一直这么做,你的“剽窃”品将成为真正的原创……储备足量的元素。
想象自己是一位医生,喜欢用手术刀解剖事物
好比人是什么?人是体形、发型、衣服、饰品、行为、神态、语言……
4、回到(品牌、广告、传播)领域,如何看待创意?
创意不是广告、传播、品牌的灵魂
品牌(广告、传播)沟通的目的在影响他人促成改变,认识变成记忆、认知变成关注、认同变成赞许,不只是表达,创意只是实现目标的途径之一,不是必备要素,创意为其服务,而不是其为创意服务。
创意是为把广告、传播变得更好
大家相信的真相,才算真相,可如果人们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他们就不可能相信,可如果他们根本就不听你说,他们也就不可能听懂,如果你不够有趣,那他们就根本不听你说话,而如果你不是用有想象力的、新鲜的、原创的方式来讲述,你就不可能有趣。
创意的效果如何定义
沟通的终极目的是引起行为改变,不管是广告还是内容(广告就是内容)都希望他人能心甘情愿、自主的改变行为——而改变行为,总是从内心认知的转变而起的,所以,首先是你沟通什么内容,内容能引起什么反应,其次才是怎么让沟通更具创意,通过创意的表达来更有效率的沟通,打动别人,改变别人的“看法、感受”。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