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广告门评分
中国银联20米巨幅黑板报:成年人的暑假作业
发布时间:2025-10-09 17:08 浏览量:530
案例概述:
购物节扎堆,对促销广告免疫的时代,中国银联的夏天促销,如何区隔购物平台带着资本气息的促销广告、又如何让用户在意?
为了消解用户“对促销广告语言的不信任”和“怕麻烦”,首先,我们需要放大补贴的吸引力,把忙碌「夏天」变成童年记忆里的美好「暑假」,把容易被忽略的「商业促销」变成爱卖萌的成年人们主动领取的「童年作业」。其次,让这份补贴具象可得,用暑假作业将补贴具象化。
“成年人的暑假作业”主题下,我们选择了一个有记忆共鸣的创意载体 —— 20米巨幅黑板报登陆陆家嘴地铁站,10幅“与夏天的美好贴贴”的暑假作业,以黑板画的形式呈现。插画师以粉笔亲手描摹,让粉笔质感更加凸显。现场也设置领暑假作业的互动,引发路人排队领作业、围观。
事件全网累计曝光量3亿+,全平台互动量超70万次,获得优质UGC 894次,线下事件被上海文汇报主动采录见报;
背景与挑战:
“促销广告”免疫的时代,如何让用户在意一次“夏天促销”?
动不动就撒“千万补贴”的购物节扎堆,对“促销广告”免疫的时代。中国银联的夏天促销,如何区隔购物平台引导消费,带着资本气息的“促销广告”,又如何让用户在意这样一次“夏天促销”?
目标:
通过有温度、有洞察、有质感、有创意的表达方式,诠释在当前经济、文化、社会背景下「欢乐支付」的概念,同时结合暑期时点特性与“游、食、购”营销活动场景,提升银联品牌温度,加深银联品牌与用户的情感沟通,吸引更多受众关注银联暑期营销 。
洞察:
把「夏天」变成「暑假」,把「商业促销」变成「童年作业」。
用户对促销广告的忽视是来自于“对广告语言的不信任”和“怕麻烦”。我们需要放大这份补贴对成年人的吸引力,并且让这份补贴具象可得。
所以面向这群已经没有暑假的成年人,我们把忙碌的「夏天」变成童年记忆里的美好「暑假」,把容易被忽略的「商业促销」变成一份爱卖萌的成年人们主动领取的「童年作业」。每一份暑假作业,都是一份具体可得的补贴,也是一个短暂喘息的“迷你暑假”。
案例亮点与分析:
1.创意转化方式特别,创意形式亮眼;
将“去贴贴夏天的美好”这份号召,转化为一份需要成年人完成的“暑假作业”,线下20米长的地铁广告牌,变成布置“作业”的大型黑板报。
2.一个被上海文汇报主动采录的广告
用户参与度高,现场排队人员络绎不绝,该盛况也被上海「文汇报」的老师主动采录,编撰成新闻,对于一个商业广告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成绩。
3.执行细节拉满,为了给大家一进地铁就穿越童年夏天的感受:
为了让线下的黑板画质感和粉笔笔触更加贴近真实,在项目上线前一夜凌晨6位画师手捧粉笔盒,现场一笔一笔用粉笔叠加绘制;
创意阐述 :
20米巨幅黑板报,献给全世界已经长大的孩子。
“成年人的暑假作业”主题下,我们选择了一个有记忆共鸣的创意载体 —— 20米巨幅黑板报登陆上海陆家嘴地铁站,10幅“与夏天的美好贴贴”的暑假作业,以黑板画的形式呈现。插画师凌晨闪现用粉笔二次描摹,让粉笔的质感更加凸显。现场设置领暑假作业的互动,20米的黑板报,像一个穿越的隧道,让成年人短暂重回童年暑期的美好。
项目成果 :
“成年人的暑假作业”现场引发排队领作业、围观,获得全平台好评。
全网累计曝光量:3亿+
全平台互动量:70万+
现场优质互动UGC:894次
预算 :
500-1000万以内
策略 :
投放地点的选择具备策略性,能让投放内容带来更大的情绪触动 ——
陆家嘴地铁站,是上海打工人流最密集的站点,我们将20米巨型的黑板报投放在此地,面对忙碌完一天、或者是即将开启辛苦一天的用户来说,都会带来更加强烈的情绪慰藉;让大家一进地铁站,就仿佛穿越回童年的那个夏天,也是在这20米,过了一个短暂的夏天,就像银联补贴带来的价值和立意,邀请你和童年的夏天短暂贴贴;
渠道选择 :
线上渠道: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等
线下渠道:地铁、梯媒、户外楼宇大屏等
转化效果 :
“成年人的暑假作业”线下创意事件,在陆家嘴地铁站引发人群围观。上线14天成为陆家嘴地铁站人流量最密集区域,现场引发排队领作业、围观,获得全平台好评。通过分发“作业”上的活动二维码入口,为银联暑期促销落地页引流超50万流量,远超项目预期。
项目成果 :
“成年人的暑假作业”现场引发排队领作业、围观,获得全平台好评。
全网累计曝光量:3亿+
全平台互动量:70万+
现场优质互动UGC:894次







2025金瞳奖-银奖
内容/创意板块-创意单元-设计组-空间/装置/陈列类
案例信息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