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登录 企业用户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登录即创建广告门账号

综合

综合

案例

公司

专题

AI 京东 华为 中秋 NIKE 金瞳奖 双11 脱口秀 蒙牛 Jellycat 双十一 趋势 麦当劳 财报 Apple
清除历史

乐事亨氏“碰头”出圈:一场让年轻人集体“上头”的联名

发布时间:2025-10-20 10:37     浏览量:3969


乐事 亨氏Heinz 联名营销

作者 | 言宇


在人潮拥挤的食品赛道,品牌联名已是家常便饭,但真正能做到破圈的案例,始终凤毛麟角。


太多联名陷入为了联名而联名的困境,要么创意生硬,要么产品和营销脱节,最终只能在社交媒体的洪流中转瞬即逝。


最近,刀法就关注到食品界的两大巨头——乐事和亨氏联名了,土豆配番茄味的经典 CP,让人直呼这俩就是“天生一对”。



但真正让这次联名实现现象级传播的,是乐事以 “碰在一起好上头” 为核心,策划的一场从线上到线下的整合营销事件,精准地“碰”在了年轻人的兴趣点上。


这次联名让我们看到,成功的联名不是简单的 Logo 叠加,而是一场基于用户洞察的双向奔赴。


当大多数联名还停留在争夺货架时,乐事为何能抢占心智?这场“碰头”事件的背后,又为行业提供了哪些可复制的爆款方法论?


洞察人心,为“碰头”创造仪式感


想象一下,当消费者的手机被千篇一律的联名广告刷屏时,两个熟悉的大佬却突然官宣,就像突然发现两个很般配的朋友谈起恋爱,谁能不拍着大腿说:“磕到了!”


但是乐事真心想做的,远不止是让消费者磕个 CP那么简单。


乐事洞察到了消费者更为深层的需求,当虚拟社交充斥年轻人的生活,他们反而更渴望真实、有温度的线下相聚,也就是各种各样的“碰头”时刻。


周末派对碰头、下班放松碰头、工作小憩碰头……乐事这次联名的主张“碰在一起好上头”的洞察就从消费者真实的需求中来。



给平凡单调的日子创造仪式感,是今天年轻人乐此不疲的追求。零食这个品类不仅能解馋,也可以为消费者生活中的“碰头”时刻增加新鲜感。


于是,乐事就让一包薯片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创造愉悦的“碰头”搭子。


为了让这场“碰头”更好玩,乐事准备了一套年轻人无法拒绝的社交黑话。


比如乐事和亨氏直接让小红书评论区变成撒糖现场,激发年轻人一边磕“破忒头”和“偷吗头” CP ,一边玩梗创作,传播自带流量。


*截图源自小红书


乐事没有停留在概念和口号,而是把线上的梗,变成了线下触手可及的快乐。


10 月 17 日-10 月 19 日,乐事在上海人民广场附近打造了巨型土豆和番茄“碰头”的吸睛装置,既把产品亮点和传播理念具象化,也为人和人的真实“碰头”创造了线下空间。



活动现场,“土豆脑袋”和“番茄脑袋”们齐聚一堂,或是在创意拍照区自由“碰头”摆 pose,或是和好朋友一起体验美味上头的乐事亨氏番茄酱味薯片和薯条。



当咬下薯片和薯条的清脆声和朋友的笑声混在一起,乐事就成功地将产品体验与社交仪式深度绑定,抽象的“碰头”反而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可参与的线下派对。



而用户线下打卡、线上分享,让快闪活动不是一闪而过,而是更具长尾效应。


乐事用这场营销告诉我们:好的品牌懂得为平凡生活创造值得纪念的仪式,是让产品成为用户故事的一部分。


在这个联名泛滥的时代,乐事成功地把一包薯片,变成了年轻人奔赴“碰头”现场的通行证。


天生一对的 CP,用“经典感”和“新鲜感”强化心智


乐事和亨氏的联名能瞬间被大众理解,甚至激发用户自发玩梗,归根结底在于其拥有坚实的认知基础。


试想一下,“土豆+番茄味”是多少人味蕾记忆中的黄金组合?


而乐事与亨氏,一个是薯片界顶流,一个是番茄酱大佬,拥有无需教育的认知基础与情感共鸣,为这场联名提供了坚实的底气。


如果说营销顺应了消费者想“碰头”的欲望,那么产品则是承接消费者期待的载体。


乐事新推出的乐事亨氏番茄酱味薯片和薯条是此番联名重要的载体,巧妙地在“经典感”与“新鲜感”之间找到了平衡。


乐事为大众熟悉的“土豆+番茄味”搭配注入了全新的味蕾体验,精准拿捏亨氏番茄酱的经典风味,并将其与乐事标志性的薯香完美融合。


*截图源自小红书


最终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是层次丰富的浓醇番茄味,入口是活泼的酸甜,随即是纯正的薯香,酸甜暴击的过瘾口感,唤醒了记忆中的味道,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感。


这种在经典框架内的创新,既降低了尝试的门槛,又提供了分享的理由,让“好吃上头”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广告语,而是实实在在的味觉体验。


而这场从概念到口味的营销闭环,最终会为品牌带来更长远的价值。


当消费者站在货架前挑选番茄味薯片时,就会想起快乐“碰头”的记忆——那些和朋友“碰头”的瞬间、那些有趣的谐音梗,以及那包确实好吃的薯片,自然而然建立起“番茄味薯片还得是乐事”的心智。


分析师点评


成功的品牌联名往往能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降低用户的认知成本,提高引爆市场的效率。


乐事与亨氏的合作印证了:与其生硬推广产品,不如为它设计一套社交仪式。当吃薯片从单纯的解馋行为,变成朋友间心照不宣的“碰头”暗号,产品便超越了功能层面,升维为一种有温度的社交货币。


更为关键的是,乐事从核心主张“碰在一起好上头”,到线下装置的视觉冲击、KOL 互动的亲密感、谐音梗的传播力,乃至产品酸甜暴击的口感,所有环节都紧密围绕“碰头”概念,从而形成了强大的传播合力。


而在这场精心策划的仪式之后,扎实的产品力承接了所有期待,完成了从“吸引兴趣”到“建立信任”的临门一脚。


真正的创新,不必凭空创造。乐事在人人都熟悉的经典土壤里,为用户种出了新奇的体验,给我们带来了更多营销启发。


注:本文系作者授权在广告门平台发表,内容仅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广告门立场和观点。
点赞 2
收藏
微信分享
关闭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选填):